您现在的位置是:精华新闻网 > 教育

李常青主任:健脾先祛湿,祛湿要升阳,教你升阳、健脾、散寒湿!

精华新闻网2025-04-05 07:42:02【教育】52人已围观

简介

中医理论认为,脾主运化水湿。脾气虚弱时,水湿运化失常,就会产生湿气。湿气内蕴,又会进一步损伤阳气,形成恶性循环。因此,健脾祛湿、升阳补气是调理身体、恢复健康的关键。今天邀请到李常青主任,广州公立三甲医院主任医师。来教大家用一个经典名方

中医理论认为,脾主运化水湿。脾气虚弱时,水湿运化失常,就会产生湿气。湿气内蕴,又会进一步损伤阳气,形成恶性循环。因此,健脾祛湿、升阳补气是调理身体、恢复健康的关键。今天邀请到李常青主任,广州公立三甲医院主任医师。来教大家用一个经典名方,大家一起点赞转发往下看!1、结合案例进行分析56岁的陈先生,近年来频繁感到身体沉重乏力,而且胃口不好,看到喜欢吃的也不愿意吃了,经常腹胀腹泻、消化不良。刻诊:舌苔厚腻、舌质淡白、脉沉弱。经中医诊断,被确诊为脾虚湿盛、阳气不足。归根结底是陈先生的缺乏运动,且饮食不规律,经常吃油腻、生冷的食物,导致脾胃功能受损,湿气内生。于是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开方,并根据他的具体症状进行了加减调整。参苓白术散:组成: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山药、扁豆、莲子、砂仁、桔梗、薏苡仁。一、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能增强脾胃的功能,促进气血生化。陈先生腹胀、食欲不振的症状,用陈皮、半夏理气消食、和胃降逆。二、山药、扁豆、莲子能健脾化湿,改善脾虚湿盛的体质;砂仁、薏苡仁化湿行气,来帮助身体排出湿气。陈先生身体沉重、四肢无力的症状,可加桂枝、附子来温阳散寒、通络止痛。一个月的调理,陈先生的腹胀、腹泻明显改善,食欲增强,身体逐渐变得轻盈有力;舌苔开始变薄,脉象也逐渐恢复正常。继续巩固调理一个月,精神状态好转,症状基本消失。2、巧用参苓白术散如果你还伴有其他脾虚湿盛的表现,通过加减参苓白术散,还能调理更多病症:1、湿气重伴有水肿:加猪苓、泽泻,以增强祛湿消肿的效果。2、脾虚湿盛伴失眠多梦:加酸枣仁、远志,以宁心安神。3、湿气内蕴伴皮肤瘙痒:加苦参、白鲜皮,以清热解毒、祛风止痒。4、脾虚湿盛伴畏寒肢冷:加肉桂、干姜,以增强温阳效果。陈先生的案例,可以看出散寒祛湿、升阳补气不是一件难事。只要坚持调理,就能把寒湿逼出去,把阳气补回来,还能及时找专业医生辨证调理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很赞哦!(84)

相关文章

热门文章